全国结婚率九年连降,面对不婚不育的年轻人相亲网站寻求转型

  不论是官方统计数据,还是社交网站的热门讨论,或者从一个更微观的视角——有20年历史的相亲网站的用户需求来看,年轻人的婚恋观已经发生明显变化。

  10月13日,民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.5万对,跌破700万对,比上年下降10.6%。结婚率为4.8‰,比上年下降0.6个千分点。至此,结婚率已经连降九年。

  图表来源:民政部《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。

  这样的变化,婚恋市场中的企业有着更具象的感知。根据《婚恋观调查报告》积累的数据来看,20年来,婚恋市场用户的需求明显变化,个性鲜明的“90后”“00后”谈恋爱不再以结婚为目的;此外,近十年,国人初婚年龄推迟速度明显加快,越来越多人认为,婚姻不再是人生必选项。

  一线城市适龄人群更需要借助婚恋平台

  伴随着一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更趋向“恐婚恐育”“不婚不育”,哪些人群对婚恋还有着强烈的需求?

  按照在上海征婚网站的用户活跃度来看,排在首位的是25~29岁的女性,其次是30~35岁男性,再次是35~40岁男性。同时,居住在城市里的女性婚恋急迫感会比男性更强。地域方面,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用户需求最旺盛。

  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,导致用户的婚恋属性发生变化。一线城市属于“生人社会”,对于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,他们现实生活的社交圈子变化不大,但结识婚恋对象的时间成本更高了。因此,适龄人群在婚恋方面借助平台的需求会更加强烈。

  此外,现在的年轻人对婚恋对象都有独立的要求,比如更注重价值观的契合等。而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,婚恋的成本增加了,婚恋人群的整体年龄也提高了。

  《2022-202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——70后-00后“三观”洞察》在全国采集了9870个样本。报告显示,从1990年开始,中国人的初婚年龄不断推迟,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8.7岁,比199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2.9岁推迟了5.8岁;其中,近十年初婚年龄推迟速度明显加快。

  上述报告还显示,70后、80后主要是通过父母、亲友介绍结识另一半;而作为“互联网第一代”的90后和大多还在读书的00后,则通过老同学、老朋友、其他线上途径(包含游戏、微博、豆瓣、微信群、QQ 群等)找到另一半的占比更高。除此之外,工作相关场景也是“职场打工人”的80后和90后结识伴侣的主要途径之一。

  “婚姻越来越不必要”是这份报告的另一个发现。在所有受访者中,76%的男性认为婚姻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事,而只有56%的女性这样想。分代际看,随着年龄降低,认为婚姻是必选项的占比降低;分学历看,随着学历升高,女性心中婚姻的必要性明显下降。此外,已婚男性认可婚姻必要性的占比超八成,明显高于已婚女性(62%)。

  即便是“恐婚”,他们也有建立严肃情感关系的需求

 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把婚姻作为人生必选项,婚恋平台发展也面临现实考量。一方面,如何吸引和留住优质客户仍是一个重要课题,另一方面,各类新型交友平台的崛起也在冲击着传统“相亲”平台。

  社会上一些自称“恐婚恐育”的人群其实也存在建立严肃情感关系的需要,许多人内心渴求一段长期、稳固的亲密关系,而所谓“不婚不育保平安”的流行口号是否能代表社会实际趋势目前还存疑。

  面对年轻人婚恋需求的变化——从以结婚为目的到以恋爱为目的,从重视实际条件到更重视“三观”契合,上海征婚网站的产品形态也在调整,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单身人群需求。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